开学第一课,上好法治“必修课”
来源:   作者:编辑:陈城   点击数:   日期:2025-09-01   字体:【

九月扬帆季,学子启航时。

以法为纲,护航青春,

助力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上

安全、健康、快乐地成长!

#01

知法·守界 —— 哪些“红线”不可越?


法律为成长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,了解责任年龄和行为底线,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。


注意:年龄不是“免罪金牌”,而是衡量责任大小的尺子。

温馨提示:


认清界限:清楚了解哪些行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,尤其是暴力、盗窃、欺凌、涉毒等严重行为。

谨慎交友:远离不良社交圈和有不良习性的“朋友”。

拒绝诱惑:对吸烟、饮酒、沉迷网络、赌博、涉足不适宜场所等说“不”。

敬畏规则:校规校纪是法律在学校的具体体现,同样需要遵守。

遇事不慌:如发现自己或身边同学有不良苗头,请及时向家长、老师或学校反映。


#02

无畏·拒欺 —— 向校园欺凌说“不”!


校园欺凌是阳光下的阴影,法律是刺破阴影的利剑。明确什么是欺凌,掌握应对之道。


只要故意地(蓄意或恶意)通过以下方式欺负同学,让对方身体、财产受伤,或者心里难受,就算!


1.肢体欺凌:拳打脚踢、推撞、抢夺财物等。

2.语言欺凌:起侮辱性外号、嘲笑、恐吓、散播谣言。

3.网络欺凌:在网上发布伤害性言论、恶意P图、曝光隐私。


温馨提示:

不做残忍的施暴者,不做沉默的受害者,更不做冷漠的旁观者!


1.保持镇定,勇敢发声:清晰有力地对欺凌行为说“不”(如:“停止!我不允许你这样对我/他!”)。

2.迅速脱险,保证安全:尽量离开现场,前往人多或有老师的地方。

3.立即报告,绝不沉默第一时间向班主任、任课老师、学校负责人或保卫处报告!这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途径。

4.保留证据:在安全前提下,尽可能保存伤痕照片、骚扰信息/聊天记录截图、现场录音录像等。

5.寻求支持:告诉信任的父母、亲友,或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。

6.看到他人被欺凌:在保护自身安全前提下,勇敢站出来制止或立即报告老师、大人等,可拨打110报警电话或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。


#03

慧眼·识诈 —— 警惕网络陷阱!


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青少年是易感人群。认清套路,虚拟世界同样需要遵守现实法律。


游戏代练?免费皮肤?当心!骗子专盯“小网虫”。


蓄意传谣?网络暴力?切记!网络并非不法之地。

温馨提示:

网络防护小秘诀


1.不轻信天上馅饼

2.不透露密码验证码

3.不点陌生二维码/链接

4.不传同学隐私照

5. “支付”“转账”问家长

6. “个人信息”紧捂牢


亲爱的同学们,

法律并非冰冷的规则,

它是守护青春成长的温暖铠甲。

知法于心,守法于行,让法治的灯塔,

照亮每一个求知的清晨,

守护每一段成长的旅程。

图文:陈   城

初审:周施艳

复审:许小涛

终审:王志强

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保卫部、保卫处 版权所有

建议使用:1024*768分辨率 IE7.0以上版本和中文大字符集